《审美济南》
推荐指数:
5分
TIPS
《审美济南》
作者:侯环,侯林
出版社:济南出版社
索书号:K295.21/278鼎坤策略
罗丹说:世界上并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济南出版社今年八月首版的由济南文化学者侯林、侯环合著的《审美济南》,以25篇文章,25万字的篇幅,从审美角度对济南这座城市进行深入打量和思考。这不仅是济南地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,更是一次对城市之美进行系统性审美发现的开创性尝试。
—— 评《审美济南》
展开剩余79%邹卫平
济南地域文化研究的四个突破
与以往描述济南的作品相比,《审美济南》的第一个突破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视角。济南作为山水名城和文化名城,真正从审美立场分析其山水人文的作品却较为罕见。
作者不仅关注济南的自然之美,更深入审视其人文之美。书中《济南园林的营建结构与审美特征》《论济南的茶文化》等篇章,都是从审美角度对济南的重新认知和发现。
第二个突破是学术性与可读性的均衡。侯林先生是《济南日报》资深编辑,侯环女士是济南大学副教授,侯氏父女多年从事济南历史文化研究,著作等身。他们以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为基础,却用精湛审美的文字表达出来,使专业研究与大众阅读得以完美结合。
第三个突破体现在对济南“泉·城”申遗的深刻思考。如《打造济南泉河泛舟游三种样态鼎坤策略,建设独树一帜的江北水城》《天下泉城与泉水文化——济南泉水价值考论》等文章,将学术研究与城市发展实际需求紧密结合。
第四个突破是对济南历史研究的新发现。书中《周永年成功创办藉书园新考》等文章,以雄辩史实解决了周永年研究中的重要课题,改写了对中国公共图书馆史的传统认识。
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审视
《审美济南》最为独特的亮点是其全面而系统的审美探索。书中不仅关注济南的自然景观之美,更深入挖掘其人文底蕴之美。如《元好问与济南的两个极致》《华不注的文化气象与审美特征》等文章,均发前人所未发,是济南研究的新成果、新收获。这些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,也为读者提供了欣赏济南的新视角。
本书还借鉴前人智慧以建设文化济南,探讨济南先贤关于济南城市的审美思考成果。《张养浩对于济南山水的审美发现》《王象春对于济南山水的审美发现》等文章,高屋建瓴,对今人深具资政启发意义。
对于城市与文化的当下与未来的价值
《审美济南》的出版,对济南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现实意义。书中对济南“泉·城”文化景观申遗工作的思考,为济南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。从龙山城子崖算起,济南作为有着46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,其舜城的悠古,泉城的温润、诗城的浪漫、名士之城的厚重,成为吸引人才的独特魅力。而《审美济南》正是这种城市气质的最佳诠释。
在济南获得“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”等荣誉的背景下,这本书为济南的人才吸引策略提供了文化软实力层面的支持。它展示了济南不仅是一个提供发展机会的城市,更是一个能够提供高品质文化生活和审美价值的城市。
《审美济南》为我们提供了欣赏济南的新视角:济南的美,不仅在泉水喷涌的刹那,不仅在杨柳垂荫的湖畔,更在它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当代文化的创新中。
《审美济南》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学术突破,更在于它唤醒了济南人对本土文化的审美自觉。当书中孔孚“若问泉有多少,数一数济南人的眼睛”的诗句,与当下“泉城夜宴”光影秀中的数字艺术相遇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著作的诞生,更是一座城市从文化资源到美学资本的蜕变。这种蜕变,或许正是本书作者侯氏父女在窗绿正午、煮茶论泉时,所期待的那份“相顾会心”的永恒答案。
作者简介
邹卫平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。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第五届、第六届副会长,第五届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。
曾任中共济南市委副秘书长,济南市文化局党委书记、局长,济南市文联党组书记、主席。著有《砚耘丛著(上下册)》《砚耘斋课吟》《清风泺源来》《历山笔耕集(上下册)》《历耕集》,合著有《泉城文化社会办创新研究》等专著。曾获第六届刘勰文艺评论奖、山东省首届文化创新奖、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,入围第三届国家文化部创新奖。
书 香 泉 城· 爱 阅 之 都
来源: 采编部
编辑:丁燕
审核:侯小斐 刘恬
签发: 刘昱鼎坤策略
发布于:北京市淘配网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